【gb1354大米标准】GB 1354 是我国关于大米的国家标准,全称为《GB 1354-2009 大米》,该标准对大米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以稻谷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大米产品,是大米生产、销售和质量监管的重要依据。
一、标准
GB 1354 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米进行规范:
1. 分类与分级
根据加工精度、杂质含量、碎米率等指标,将大米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个等级。
2. 质量要求
包括水分、杂质、含砂量、磁性金属物、脂肪酸值、色泽、气味、口感等指标。
3. 检验方法
明确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4. 包装与标签
规定了大米的包装材料、净含量、标识内容及标签要求,确保消费者能清晰了解产品信息。
5. 储存与运输
提出了大米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遵循的条件,防止霉变、虫害等问题的发生。
二、GB 1354 大米标准关键指标对比表
指标项目 | 特等 | 一等 | 二等 |
加工精度 | 高 | 中 | 低 |
杂质(%) | ≤0.25 | ≤0.5 | ≤1.0 |
碎米率(%) | ≤6.0 | ≤10.0 | ≤15.0 |
含砂量(mg/kg) | ≤10 | ≤20 | ≤30 |
磁性金属物(mg/kg) | ≤0.03 | ≤0.05 | ≤0.10 |
水分(%) | ≤14.5 | ≤14.5 | ≤14.5 |
脂肪酸值(mg KOH/g) | ≤18.0 | ≤20.0 | ≤22.0 |
三、标准意义与应用
GB 1354 大米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大米产品的质量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依据,促进了大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该标准也提供了选购大米时的参考依据,增强了市场透明度。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与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消费者则可通过查看产品标签和质量信息,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优质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