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处】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哀悼。这句诗出自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原意是说,英雄即使战死沙场,也不必用马革包裹遗体归乡,因为他们的精神和忠诚将永垂不朽,青山处处皆可作其安息之地。
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烈士的尊重与缅怀之情。在现代,这句话常被用于纪念革命先烈或表达对牺牲者的崇敬。
二、出处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出处 |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
作者 | 龚自珍(清代文学家、思想家) |
诗题 | 《己亥杂诗》 |
创作时间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
诗体 | 七言绝句 |
原文背景 | 龚自珍辞官南归时所作,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 |
诗句含义 | 忠义之士即使战死,亦不必归葬故里,其精神长存于天地之间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纪念英烈、表达对牺牲者的敬意 |
三、结语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仅是龚自珍对忠义精神的礼赞,更是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不朽的思想表达。它穿越时空,至今仍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通过了解这句诗的出处与内涵,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份对忠诚与牺牲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