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一文通过对传统孝道故事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封建礼教的深刻反思。在这些故事中,“老莱娱亲”是鲁迅特别反感的一个例子。他之所以反感这个故事,不仅是因为其内容荒诞、不合常理,更因为它体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
一、
“老莱娱亲”出自《二十四孝图》,讲的是年迈的老莱子为了博得父母欢心,穿上彩衣,装作孩童玩耍,甚至在父母面前跌倒,假装哭闹,以示自己仍如孩童般纯真。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体现了孝顺,但实际却显得虚伪、做作,违背了人的真实情感和自然状态。
鲁迅认为,这样的故事不仅不真实,而且带有强烈的欺骗性和道德绑架色彩。它将孝道推向极端,要求子女牺牲自我、迎合长辈,忽视了人的尊严与情感需求。因此,他在文章中明确表示对“老莱娱亲”的反感,认为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二十四孝图》 |
故事内容 | 老莱子为取悦父母,穿彩衣、扮孩童、跌倒哭泣,表现孝顺 |
鲁迅观点 | 认为该故事虚伪、不合常理,体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
反感原因 | 1. 行为做作,缺乏真情; 2. 强调孝道至上的极端化; 3. 忽视个体尊严与情感需求 |
文章背景 | 出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反映鲁迅对传统孝道的批判 |
现实意义 | 揭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呼吁尊重人的本真 |
通过分析“老莱娱亲”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传统文化中不合理部分的深刻批判。他并非反对孝道本身,而是反对那种以牺牲人性为代价的虚假孝行。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