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也释义及出处】一、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一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语,常用于提醒他人在事情发生前已提前告知或警告。这句话出自《左传》,原意是“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说过”,强调说话人已尽到提醒的责任,若事后出现问题,责任不在自己。
该句在现代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表示某种警告或提醒已经明确发出,若有后果,责任自负。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言辞的严谨态度,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言而有信”的价值观。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原文句子 | “勿谓言之不预也。” |
字面意思 | 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说过。 |
引申含义 | 表示事前已有明确提醒或警告,若出现后果,责任不在己。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正式场合、外交辞令、政策声明、法律文书等。 |
文化背景 | 出自古代典籍,体现古人“言出必行”的思想,强调诚信与责任。 |
现代应用 | 如政府公告、企业声明、合同条款中常见类似表达,如“特此声明,后果自负”。 |
相关表达 | “早有预料”、“早已言明”、“未雨绸缪”等。 |
历史人物 | 《左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 |
语言风格 | 古典雅致,具有强烈的书面语色彩。 |
三、结语
“勿谓言之不预也”虽为古语,但其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做事前应充分沟通、明确责任,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误解或纠纷。无论是个人交往还是公共事务,这种“言前有据”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