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一、
《子夜吴歌·秋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乐府诗中的一首,属于《子夜吴歌》四首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思妇在月光下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两句尤为经典,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生活图景与情感基调。
以下是对该诗的注释、翻译及赏析的详细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体裁 | 乐府诗(五言绝句) |
原诗 |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
注释 | - 子夜吴歌:乐府旧题,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 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秋天为丈夫缝制衣服时,用木杵敲打布帛的声音。 - 玉关:指玉门关,边塞要地,常用来象征征人戍边之地。 - 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罢远征:停止远征,回家团聚。 |
翻译 | 长安城上一轮明月高悬, 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秋风不断吹拂着大地, 却吹不散心中对边关的思念。 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人入侵, 让丈夫结束远征,回到家中? |
赏析 | - 本诗以“月”起兴,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秋夜氛围。 - “万户捣衣声”一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两句,既写自然景象,又抒发思妇对远方征人的牵挂。 -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 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三、结语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历史背景。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命运的反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刻画,展现了盛唐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人文关怀。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版本或相关诗作,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