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权臣,他虽未正式称帝,但其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尊他为文帝。那么,司马昭是如何一步步掌握大权,最终奠定晋朝基础的呢?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总结与梳理。
一、
司马昭(211年-265年),字子上,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之弟。他自幼聪明过人,深得父亲司马懿的信任。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氏家族逐渐掌控了曹魏政权。司马昭继承父兄的事业,在政治、军事和权力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成为曹魏的实际掌权者。
司马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逐步削弱了曹魏宗室的势力,并在朝廷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他不仅控制了军权,还通过拉拢士族、打击异己,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最终,他在位期间奠定了晋朝的基础,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
二、表格:司马昭掌权过程简表
阶段 | 时间 | 关键事件 | 作用 |
早期辅政 | 249年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 | 掌控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昭开始参与决策 |
掌握军权 | 251年 | 司马懿去世,司马师继位,司马昭任镇东将军 | 掌握地方军权,巩固个人势力 |
平定叛乱 | 255年 | 击败毌丘俭、诸葛诞等反叛势力 | 削弱曹魏宗室力量,提升威望 |
控制朝政 | 258年 | 杀死曹芳,拥立曹髦,掌握实权 | 实际控制朝廷,架空皇帝 |
继承父业 | 260年 | 司马师去世,司马昭接掌大权 | 成为曹魏实际最高统治者 |
奠定晋基 | 263年 | 灭蜀汉,扩大版图 | 提升政治影响力,为晋朝建立铺路 |
死后封帝 | 265年 | 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称帝,追尊其为文帝 | 虽未称帝,但被尊为晋朝奠基人 |
三、结语
司马昭并非直接称帝,但他通过长期的政治运作、军事胜利和对朝廷的掌控,为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权力之路充满了权谋与斗争,也体现了三国末期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司马昭的崛起,标志着曹魏政权的终结和晋朝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