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不着边际典故

2025-07-07 19:25:18

问题描述:

不着边际典故,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9:25:18

不着边际典故】“不着边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根据、脱离实际,或者偏离主题,缺乏具体的内容和方向。这个成语的来源与古代的文学或历史事件有关,虽然具体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其含义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逐渐固定下来。

一、成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着边际
拼音 bù zhe biān jì
释义 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根据,脱离实际,偏离主题。
出处 不见明确古籍记载,多为后世流传的用法。
用法 多用于批评言论或行为缺乏依据、过于空泛。
近义词 言之无物、空泛无边、离题万里
反义词 切中要害、言之有物、紧扣主题
例句 他的发言不着边际,让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图。

二、典故来源分析

“不着边际”虽无确切的历史典故,但从字面来看,“不着”意为“不接触”,“边际”则指边界、界限。因此,成语本意是“无法触及边界”,引申为“没有具体指向或内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表达常被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缺乏重点。例如,在明清小说中,常有对“空谈玄理、不切实际”的批评,这与“不着边际”的含义相近。

此外,该成语也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用来指出某人讲话过于飘忽、没有实质内容,容易引起听者的困惑或不满。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例子
会议发言 他讲了半天,却始终不着边际,没有给出任何可行方案。
写作评论 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观点不着边际,缺乏深度。
日常交流 你这个问题问得不着边际,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四、结语

“不着边际”作为一个常用成语,不仅在书面语中频繁出现,在口语中也广为流传。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应注重逻辑性与内容的充实,避免因空泛而失去说服力。了解成语的来源与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语言,提升沟通效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