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回目名称和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全书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纷争与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整部作品共有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有一个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的标题,并附有简要内容概括。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国演义》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以下是对各回目的名称及简要概括的整理总结。
一、回目名称与内容概括(部分精选)
回目编号 | 回目名称 | 内容概括 |
第1回 |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施恩义黄巾起义 |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共同报国。 |
第3回 | 讨贼檄文起兵 战吕布虎牢关 | 曹操奉诏讨伐董卓,联合诸侯共讨董贼。吕布在虎牢关连败多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
第5回 | 三英战吕布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合力对抗吕布,虽未取胜,但勇猛异常。关羽温酒斩杀华雄,初露锋芒。 |
第7回 | 董太师废立帝 江南袁术称帝 | 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袁术在江南自立为帝,引发更多战乱。 |
第14回 |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孙伯符江东起兵 | 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孙策在江东起兵,逐步扩张势力。 |
第21回 |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辞别曹丞相 |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天下英雄,指出刘备为真英雄。关羽因曹操厚待而心生感激,最终辞别归蜀。 |
第26回 |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吊祭 | 关羽战败被俘,后被孙权杀害。死后魂魄显现于玉泉山,曹操为其举行隆重葬礼。 |
第34回 | 刘玄德三顾茅庐 诸葛亮隆中对 |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得其辅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蜀汉制定战略蓝图。 |
第40回 | 荆州刘表病亡 马跃檀溪救主 | 刘表病逝,荆州陷入混乱。刘备在危急时刻被赵云所救,马跃檀溪,化险为夷。 |
第54回 |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赤壁之战开始 | 刘备率百姓南逃,曹操大军压境。赤壁之战爆发,周瑜与诸葛亮联手抗曹。 |
二、总结
《三国演义》每一回的标题不仅语言优美,而且高度凝练地反映了该回的核心情节。通过这些回目名称,读者可以大致了解每一段故事的发展脉络。同时,每一回的内容概括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关键事件与人物关系。
整部小说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主线,展现了英雄辈出、群雄争霸的历史画卷。无论是“桃园结义”的忠义精神,还是“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亦或是“赤壁之战”的智慧对决,都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智谋与英雄气概。
如需完整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名称及概括,可进一步查阅原著或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