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的含义】“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书籍极多。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意思是说,书多得可以堆满屋子,拉车时牛累得出汗。后来,“汗牛充栋”便成为形容书籍数量庞大的常用表达。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汗牛充栋 |
拼音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出处 |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
含义 | 形容书籍或物品非常多,多到需要用车搬运,连牛都累得出汗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藏书、文献等数量庞大 |
近义词 | 俯拾皆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图书馆藏书 | 这座图书馆收藏了汗牛充栋的古籍,堪称文化宝库。 |
讲述个人藏书 | 他酷爱读书,家中藏书汗牛充栋,几乎占据了整个客厅。 |
形容资料丰富 | 为了完成论文,他查阅了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对象:
“汗牛充栋”只能用于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不能用于形容人或动物的数量。
2. 语气正式:
此成语较为书面化,适合在正式场合或文章中使用,不适合口语交流。
3. 避免夸张:
虽然成语有夸张成分,但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运用,避免显得不真实。
四、总结
“汗牛充栋”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书籍或资料数量极其庞大。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对知识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写作中合理使用该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