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累简介及作品】阿累(1908—1983),原名朱凡,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后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尤其以散文和杂文见长。他的作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阿累的作品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阿累主要作品一览表
作品名称 | 类型 | 出版时间 | 内容简述 |
《一面》 | 散文 | 1936年 | 记录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相遇,表达了对鲁迅的敬仰之情。 |
《夜莺》 | 散文 | 1940年 | 描写了一个在战争中坚持信念的青年,象征着希望与不屈的精神。 |
《我的母亲》 | 散文 | 1945年 | 回忆母亲的生平,表达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仰。 |
《在山那边》 | 杂文 | 1950年 | 通过描写山区人民的生活,反映社会变迁与人民的奋斗精神。 |
《平凡的真理》 | 杂文 | 1957年 | 探讨人生哲理,强调平凡中的价值与意义。 |
《我所知道的鲁迅》 | 回忆录 | 1961年 | 从个人视角回顾鲁迅的生平,展现其人格魅力与思想深度。 |
《译文选集》 | 翻译作品 | 1970年代 | 收录了阿累翻译的多篇外国文学作品,体现其文学修养与国际视野。 |
总结
阿累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围绕普通人生活、社会现实以及人性思考展开。他不仅用文字记录时代,也用笔触传递温暖与力量。尤其是《一面》一文,因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成为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阿累的创作生涯虽不长,但其作品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阅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