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何处

2025-08-18 13:09:47

问题描述:

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何处,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8 13:09:47

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何处】“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诗名句,常被用来形容战争的残酷与代价。这句话虽常被引用,但许多人对其出处并不清楚。本文将从来源、含义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来源与作者

“一将功成万骨枯”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泽国江山入战图,

> 生民何计乐樵苏。

> 凭君莫话封侯事,

>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首诗是曹松在唐僖宗时期所作,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百姓苦难的社会现实。诗中“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深刻揭示了战争背后无数士兵和百姓的牺牲,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批判与对和平的渴望。

二、诗句含义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字面意思是:一位将领的功业成就,是建立在无数将士尸骨之上的。这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反思,更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揭示。

- “一将”:指一位将领或统帅。

- “功成”:指的是取得胜利或功绩。

- “万骨枯”:象征无数士兵的死亡与牺牲。

整句话强调的是:个人的荣耀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是普通士兵的生命。

三、历史背景

曹松生活在晚唐时期,正值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年代。他本人也经历了多次战乱,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因此,他的诗歌多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色彩。

“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经典句子,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状况,也成为了后世文学中常用的警句。

四、现代意义

如今,“一将功成万骨枯”常被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战争与和平: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代价。

- 个人与集体:强调个人成功背后的集体付出。

- 历史反思:用于回顾历史事件,探讨英雄主义与道德责任的关系。

五、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句子 一将功成万骨枯
出处 唐代诗人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
作者 曹松(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晚唐)
诗句原文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含义 一位将领的功业是建立在无数将士的牺牲之上的,反映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历史背景 晚唐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诗人亲身经历战乱,创作此诗表达对战争的批判。
现代意义 用于反思战争、强调个人成功背后的代价、探讨历史与道德问题。

六、结语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只有短短八字,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文关怀。它不仅是曹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后人理解战争、反思历史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在文学研究还是现实生活中,这句话都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