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的简介】白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它来源于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寒,归心、胃经。在中医中,白蔹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以下是对白蔹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特点和用途: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白蔹 |
拉丁学名 | Pilea pumila (Maxim.) C. H. Wright |
科属 | 葡萄科(Vitaceae) |
药用部位 | 根 |
性味 | 苦、辛、寒 |
归经 | 心、胃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凉血止血 |
主治 | 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出血症 |
用法用量 | 煎服或外敷,具体用量需遵医嘱 |
现代研究 | 含有黄酮类、鞣质、皂苷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不宜使用 |
白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现代医学对其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实际用药时仍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使用。同时,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