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出处】“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巴蜀地区(今四川一带)任职期间,因思念远方的妻子而写下的经典之作。全诗语言含蓄深情,情感真挚,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之一。
一、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巴山夜雨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团聚的渴望。
该诗句常被引用,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出处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诗名 | 《夜雨寄北》 |
原文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意境 | 表达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盼 |
用法 | 常用于表达对过去回忆的怀念或对未来的期待 |
文学价值 | 唐诗中抒情诗的经典之作,语言含蓄,情感真挚 |
三、补充说明
《夜雨寄北》是一首典型的“寄内”诗,即诗人写给妻子的诗。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身处异乡、夜雨绵绵的孤独情景,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妻子的牵挂之情。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虽简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现实的无奈。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如需进一步探讨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唐诗中的抒情风格,可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