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塞栋成语解释】“汗牛塞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书籍极多。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陆文通墓表》,原文为:“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意思是说,他所写的书,放在家里可以堆满房屋,运出去则能累得牛马出汗。后来,“汗牛塞栋”被用来形容藏书丰富、著作众多。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学问深厚、著述颇丰,或者一个图书馆、书房中书籍数量庞大。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一领域资料繁多、内容丰富。
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汗牛塞栋 |
拼音 | hàn niú sèi dòng |
出处 |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
含义 | 形容书籍非常多,藏书丰富或著作极多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 |
近义词 | 学富五车、藏书万卷、浩如烟海 |
反义词 | 一贫如洗、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例句 | 他一生著述颇丰,可谓汗牛塞栋。 |
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真是汗牛塞栋。”
2. 图书馆介绍中:
“这座古籍馆藏书丰富,汗牛塞栋,堪称文化瑰宝。”
3. 评价学者时:
“这位教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真可谓汗牛塞栋。”
注意事项
- “汗牛塞栋”强调的是数量上的“多”,而不是质量。
- 在使用时要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避免误用。
- 不宜用于形容物品杂乱无章,而是强调有系统、有积累的“多”。
通过了解“汗牛塞栋”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