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寸进尺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一、故事简介
“得陇望蜀”最早出自《后汉书·隗嚣传》。故事讲的是东汉初年,割据一方的隗嚣在攻占了陇地(今甘肃一带)之后,又企图进一步夺取蜀地(今四川一带)。他原本已经得到了陇地,却仍不满足,还想占领蜀地,结果最终失败。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人在获得一定利益后,仍然不知足,想要更多,最终导致失败的结局。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陇望蜀 |
拼音 | dé lǒng wàng shǔ |
出处 | 《后汉书·隗嚣传》 |
字面意思 | 得到了陇地,又想得到蜀地 |
引申意义 | 贪心不足,得寸进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人的贪婪或不满足现状的行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三、现实启示
“得陇望蜀”提醒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因为一时的胜利而失去理智。在生活和工作中,适度的进取是好的,但过度的欲望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失败。
四、总结
“得陇望蜀”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行为的描述,更是对人性中贪婪一面的警示。它告诉我们:在取得成就时,应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因贪心而失去已有的成果。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符合降低AI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