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蛇行斗折的典故

2025-08-07 00:56:49

问题描述:

蛇行斗折的典故,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00:56:49

蛇行斗折的典故】“蛇行斗折”这一词语,源自古代文学与地理描写,常用于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如蛇般盘旋前行的状态。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写实,也蕴含着古人对山川地貌的观察与诗意表达。

在古文中,“蛇行”指像蛇一样曲折前行;“斗折”则形容道路或河流像斗柄一样弯曲转折。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山路或水道曲折迂回、难以直行的特点。这一典故常见于山水游记、诗词文章中,用以增强画面感和意境美。

一、典故来源与背景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多见于唐宋时期的山水散文与诗词中,如柳宗元《小石潭记》等
含义 形容山路或河流曲折蜿蜒,如蛇行斗折
使用场景 文学描写、地理描述、比喻事物复杂多变
延伸意义 引申为人生道路坎坷、局势变幻莫测

二、经典引用示例

作者 作品 引用句子 说明
柳宗元 《小石潭记》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描写溪流曲折蜿蜒,如蛇行斗折
韩愈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虽未直接使用“蛇行斗折”,但描写山路崎岖,意境相近
杜甫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虽非直接描写,但表现山势险峻、路径难行

三、文化内涵与现代应用

“蛇行斗折”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挑战。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被用来比喻人生道路不平坦,需要不断调整方向、克服困难。同时,它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影视作品以及旅游宣传中,作为描绘自然风光的重要词汇。

四、总结

“蛇行斗折”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艺术加工。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山川地貌的深刻理解,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境遇的哲思。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现实生活中,这一典故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蛇行斗折
出处 唐宋山水散文、诗词
含义 山路或河流曲折如蛇行斗折
代表作品 《小石潭记》《山石》等
现代应用 文学、影视、旅游宣传
文化意义 象征人生道路曲折、需坚持前行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典故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