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精选 >

望岳翻译

2025-04-16 20:11:40 来源:网易 用户:关影雄 

《望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他早期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通过对泰山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豪迈与壮志未酬的情感。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即发问,用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兴趣。岱宗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文化精神的象征。这里将泰山比作父亲,既表现了其崇高地位,又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接下来一句“齐鲁青未了”,则从空间角度进一步强调泰山的高大巍峨,它横亘于齐鲁大地之间,那苍翠的颜色仿佛无边无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一步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造化”指大自然,“钟”在这里有聚集之意,表明大自然把所有的美好都集中到了泰山身上。而“阴阳割昏晓”一句尤为精妙,通过光线的变化来突出泰山的巨大高度,山南山北仿佛被一道无形的界限分开,清晨与黄昏各自独立存在。这一描写不仅体现了泰山的巍峨险峻,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于宇宙奥秘的思索。

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由景及情,开始抒发个人感受。“荡胸生层云”描绘出站在山顶时那种胸怀开阔、心潮澎湃的感觉,仿佛连胸中也充满了层层云雾;“决眦入归鸟”则写出了傍晚时分,看着归巢的飞鸟渐渐消失在视线中,不禁目送良久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视觉和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喜爱之情。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此句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但更显主动与自信。诗人表明自己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俯瞰群山,体会那种超越一切的高度感。这不仅仅是一种登山的愿望,更寄托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渴望实现远大抱负的理想情怀。

综上所述,《望岳》通过对泰山壮美景象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寄寓了自己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这首诗语言凝练优美,意境深远开阔,堪称咏景抒怀的典范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