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全诗】《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乐府诗,共三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不平,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内心的苦闷与愤懑。
一、
《行路难》以“行路难”为题,借古喻今,抒发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既有豪迈不屈的精神,也有孤独寂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豪放,气势磅礴,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
二、诗歌原文(第一首)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内容解析
内容 | 解析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描写宴席的豪华,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表达诗人无法释怀的忧愁和迷茫。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用自然险阻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回忆古代贤士的典故,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反复咏叹,表现诗人对前路的困惑与不安。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表达诗人虽遇挫折,仍不放弃希望的豪情。 |
四、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诗中情感起伏跌宕,从忧郁到激昂,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2. 意象丰富:通过“黄河”、“太行”、“云帆”等意象,营造出壮阔而深远的意境。
3. 语言豪放:李白的诗歌语言极具力量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4. 结构紧凑:全诗层次分明,情感递进自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五、历史评价
《行路难》是李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现了李白个人的才情与胸怀,也反映了盛唐时期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奋斗。后世许多文人常以此诗自勉,激励自己在困境中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六、结语
《行路难》不仅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充满哲理与激情的名篇。它告诉我们:人生之路虽难,但只要心中有光,终能迎来破浪前行的时刻。